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最美林业故事:三代接力绘林荫(2)

来源:中国林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3 20:12:09

原来,在一次种树时阎忠不慎扭伤了脚,导致很长时间都无法正常走路,更不用说上山了。可偏偏那段时间天旱无雨,山上刚栽的小树苗如果不及时浇水就会旱死。于是,阎忠拖着伤脚担上水,一瘸一拐地往山上走。脚实在疼得走不动了,他就干脆扔掉扁担,跪在山坡上,用膝盖一点一点往上挪,愣是把水运上山,给小树苗浇了水。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正是我们抢种树苗的好时机,山里雨水金贵,越是下雨的时候,我们越要背着树苗往山上去。”阎会说。
山路原本崎岖,下雨的时候更加难行,还要背着树苗带着镐,难度可想而知。种完树苗下山,他们身上的汗水交织着雨水淋了个透,胶鞋里也灌满了泥。
“脚扭伤是常有的事,自己揉一揉,擦点儿药就好了。”说起因种树受过的伤,张贵桃轻描淡写地说。在阎万玉和张贵桃看来,种树时受的那点儿伤算不得什么,他们更关心的是树长得好不好、壮不壮。
这些年跟着爷爷和父母,耳濡目染,植树护林早已成为阎会的自觉行动。为了护林,他放弃了外出打工能换来的更好生活;为了护林,他在山上学会了拉风箱做饭,莜面、糕、熬菜样样拿手;为了护林,他把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抛在山下,却把一棵棵树苗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
“我们结婚不久他就上山了,家里根本指望不上他。”阎会的妻子黄玉芳说,“他在山上的时间比在家里长,我自己带着孩子,公公婆婆从山上给我们送下来一些菜和柴火,卖了山杏接济我们生活。”黄玉芳说,2003年8月儿子出生时正赶上松树种植的关键期,阎会已经在山上住了1个月,是婆婆上山把他换回来的,可是儿子出生的第3天,他又回山上了。
“当时真的特别委屈,埋怨他。”嘴上说着委屈,但是每当看到阎会为了植树护林辛苦地付出,特别是自己上山给阎会送饭时看到满山的绿树,听到清脆的鸟叫声,黄玉芳心里的委屈和埋怨逐渐化解了。
妻子的理解给了阎会坚持下去的勇气。
美化家乡守初心
黄花洼纵深三四公里,林区累计绿化面积已达1500余亩。其中,乔木林地600余亩,灌木林地400余亩,散生灌木500余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1300余立方米。
根据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1500亩林地年吸收二氧化碳1.8万余吨,释放氧气1.3万余吨,水源涵养量达3万余立方米。
数据跃然纸上,成果撼人心魄。
对当地百姓来说,他们更习惯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描述黄花洼从荒山到林海的变化。
“我经常到黄花洼去砍荆条编箩筐,秋天则到林子里去采蘑菇。蘑菇一年比一年多,环境一年比一年好。”66岁的村民邢文义在黄土梁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对村子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有发言权。他还记得阎忠当年带着村民上山开荒的情景,“当时响应国家植树造林号召,阎会的爷爷带着几个人就进沟了。那会儿的黄花洼连条路也没有,全是石头。你看看现在,沟里那些大树都是他们当时栽下的”。
“我们种树是美化家乡、造福子孙,心中没有遗憾。我们就是爱树,看着这一片荒山经过我们‘?饬’变成了绿油油的林地,心里特别舒坦。”阎会说。
如今,在阎会一家的带动下,黄土梁村义务植树、义务护林蔚然成风,黄花洼附近的韭菜沟、黑土湾沟等30多条荒山沟也全部披上绿装,洗马林镇树林面积达到15.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75.5%。
三分种七分管。“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对山林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防火是最重要的一项。最近1个月,我每天都进山看看。”阎会说,他守护的是林,更是守护从爷爷那一代就传下来的初心。
从阎忠到阎万玉夫妻再到阎会,对于这一家三代来说,这片山林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编辑:Lil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