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林业矿业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一带一路”沿线锡资源供需格局分析(3)

来源:中国矿业杂志 作者:曾涛 刘冲昊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2 18:55:06

四、锡资源供需格局未来趋势

4.1 未来锡资源需求预测

锡属于战略性矿产,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动全球锡资源的消费。当前,锡主要消费领域中,虽然包装容器行业受到替代产品和镀锡层变薄的挑战,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趋成熟,在锂电池领域和化工领域的消费会有所增加。日本电子产业、汽车制造业萎缩,锡需求量将缓慢下降,印度、东盟和南美新兴经济体虽然锡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较少。目前,中国精炼锡消费量已达“一带一路”沿线消费总量的80%,世界的50%,未来中国对锡资源的需求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及全球的需求水平。综合全球主要国家需求和部门需求,预计2020年和2025年全球锡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9万t和43万t(表3)。基于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的“S”形规律,由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锡消费增速相应减慢,假定其年平均增速为1.8%左右,2020年锡消费量将达到19.1万t,消费量峰值将在2025年左右出现,达20.2万t。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消费量很小,即使这些国家需求总量以较快速度增长,至2025年达到目前水平的1.5倍,也仅占“一带一路”沿线需求总量的25%左右;届时,“一带一路”沿线锡消费量将达到27万t。

表3 锡需求预测结果

1.jpg

4.2 锡资源供应前景

全球锡资源分布不均衡,“一带一路”沿线锡资源占有绝对优势,供应了全球超过80%的锡矿产量;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锡消费中心,精炼锡消费量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60%。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精炼锡产量大于锡矿和再生锡的产量,因此仍然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锡矿石。不过,如果仅考虑锡矿的生产及精炼锡的消费量,“一带一路”沿线锡资源产量完全能够满足自身消费需求。

据标普市场情报,近五年来,全球锡资源勘查活动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摩洛哥、刚果(金)等国;其中,澳大利亚占世界比例接近60%,并不断发现新的锡资源,并在建多个锡矿山项目。而“一带一路”沿线新建项目很少,但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锡矿产量基数巨大,短期内其他地区锡矿产量的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产量在全球所占份额的影响很有限。未来,“一带一路”沿线仍然会是全球最重要的锡资源产地,其锡矿产量在全球占比维持在70%以上。

近些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面临着资源枯竭与矿石品位下降的压力,未来锡矿产量增幅可能不会很明显。缅甸矿山生产依然活跃,未来可能成为地区锡矿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一半以上的锡资源集中在中国。2008年以前,中国的锡矿和再生锡基本能满足本国精炼锡的生产和消费;2008年以后,中国精炼锡产量远大于锡矿和再生锡产量且精炼锡消费量大于生产量,需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锡矿石和精炼锡,成为了锡资源的净进口国。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成果及方法,以2017年为基准年,预测2020年我国锡矿产量将达到11.7万t,2025年达到13万t。中国锡矿产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占比常年稳定在40%以上,由于我国基数庞大,未来几年假定周边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稳定生产,那么中国锡矿产量的占比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表4)。

表4 锡矿产量预测结果

1.jpg

五、结语与建议

“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锡资源的供应中心也是消费中心,整个地区锡资源的产量可以满足自身消费的需求。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锡矿生产国,但由于锡消费量巨大,仍需要大量进口锡矿石和精炼锡,国内锡资源保障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拥有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锡储量,但从产业的角度看,锡矿目前已经不再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我国锡矿成矿条件较好,分布有全球著名的锡成矿带。我国锡矿勘探程度较高,虽然近年来也陆续发现一些新的锡矿资源,但鲜有新的锡矿山项目开工建设,短期内难以实现新的找矿突破。所以,并不建议继续加大对国内锡矿勘查的投入,而应鼓励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拥有丰富的锡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在锡矿资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目前,印度尼西亚和缅甸锡矿产量在全球排名分别为第二位和第三位;近几年,印度尼西亚锡矿出口政策难以揣测;而缅甸地理距离很近且大力开发锡矿资源,成为中国主要依靠的锡精矿进口来源国。以此提出以下建议。

1) 从长远考虑,应该充分依靠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在缅甸矿业方面的资本和技术投资,解决区域内资源调配。同时,加快海外锡资源的布局,以东南亚、南美洲为重点,兼顾非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资源开发合作,避免资源民族主义反弹。

2) 高度重视锡二次资源回收,要拟定时间、空间目标追赶发达国家的二次利用水平。当务之急要改变无人管、自由放任的局面,制定鼓励政策提高电子废料的分解回收率,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再生锡生产企业应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作者简介

曾涛,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经济方向的研究,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刘冲昊,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学和矿产资源战略方向研究,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