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山东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发布解读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2)

来源:济南发布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7-18 21:31:17

1.jpg

闪电新闻记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全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义重大,请问济南市将从哪些方面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郭永桂: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生态济南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市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成效,能耗“双控”目标评价工作位居全省第一,能耗强度降低35.8%、降幅位列全省第一,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20.8%、较2015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6.2%、比2015年提高3.6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9%、较2015年提高2.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路径和措施。

一是持续提升能源效率。建立健全能耗双控和煤炭压减科学管理制度,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各区县能耗总量控制,原料用能不纳入各区县能耗双控考核。完善差异化管控政策,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促进能源资源高质量配置利用。严格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及结果运用,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

二是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立足我市能源资源禀赋,以太阳能为重点,以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为补充,探索发展核能,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力争提高至7%。重点加快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光伏+”集中式电站建设,实现光伏跨越式发展。结合供暖需求,改造和建设一批生物质、地热等供暖项目,扩大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推进“百千乡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推进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氢能多场景应用。开展核能小堆供热可行性研究论证,探索清洁供暖新模式。

三是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以电为中心、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平台的能源互联网。大力推进“外电入济”工程,持续提高接受外电能力。实施城乡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力推进高比例容纳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智能配电网建设,确保新能源电力应接尽接。通过实施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建设新型储能电站、推动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响应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四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持替代优先、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序推动燃煤供热锅炉、小型燃煤热电厂热源整合工作。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潜力,推进大型燃煤电厂长距离供热项目实施。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通过加快天然气长输管网、调峰和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等措施,推动实现天然气高压管网规划建设“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调配“一张图”,提升供气能力和效率,为扩大天然气消费使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jpg

天下泉城记者:请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从而助力绿色发展?

2.jpg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世勇

杜世勇:我局将立足生态环保职责,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健全完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加快建设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高质量建设生态济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开展“智慧生态黄河”项目示范建设,完善全市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网络,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共享开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二是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推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攻坚行动,实施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防控,减少重污染天气,捍卫“泉城蓝”。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全面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和淘汰更新。完善治理机制和网格化监管机制,加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提前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联动,督促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2%。

三是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推进智慧治水建设,整合各类治水资源,形成治水中枢,实现一张图“零盲区”管理。制定全域水生态建设规划,强化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实现实时水质全面感知、动态监控,增强水体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完善河道管理联动机制,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现市控断面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推动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规范化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到2025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国控断面比例达到70%。    

四是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重点,组织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报告评审,对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块进入土地利用程序,对筛查出的污染地块纳入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名录管理。加强土壤环境详查成果应用,完善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区县全覆盖。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探索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治理模式,推进污染地块实施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确保实现安全利用。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

1.jpg

企业观察报记者:济南市是如何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步工作思路是怎样的?

2.jpg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张庆华

张庆华:济南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山东省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要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推动我市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支持政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

2021年以来,我市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布《济南市“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的高品质建筑发展。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认定、标识授予和推荐工作措施,组建济南市绿色建筑专家库。出台《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的通知》,印发《济南市老旧小区改造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工作方案》,促进建筑节能减碳。制定《济南市“十四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二)绿色低碳建设要求稳步提高

2015年起,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9年起,要求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2020年提出其他投资类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2022年提出新建超高层建筑绿色建筑水平不得低于三星级标准,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小区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建成绿色建筑6716.1万平方米;2021年度,我市新增绿色建筑3189.56万平方米。

(三)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

严格贯彻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措施,积极引导高星级绿色建筑、高星级健康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绿色低碳、健康宜居高品质建筑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建筑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积极谋划编制《济南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2021年以来,组织专家审查高星级绿色建筑、高星级健康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高品质建筑项目设计文件共计532.7万平方米。我市高品质建筑及各类低碳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绿色低碳科技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主题党日、建筑节能展板宣传、太阳能技术介绍、建筑节能问卷调查、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实地体验、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现场讲解、建筑节能专家讲座、建筑节能知识问答等“线上+线下”系列住建领域节能宣传活动,在济南日报发表题为“落实节能低碳发展 绿建未来生态城市”等整版报道。持续推动住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举办第五期齐鲁建设科技大讲堂,积极推荐各级各类建筑科学技术奖项及成果竞赛申报,组织举办中国建筑节能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大会山东分会场活动。

(五)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迈上台阶

积极打造绿色建筑推广平台,牵头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区)的区域性住建领域城市联盟——黄河流域绿色装配式建筑城市联盟,成功承办第五届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邀请绿色建筑产业链企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召开推动我市绿色建筑产业升级发展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高效节能升级。继续壮大绿色建筑产业集群,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落实《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大力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健康宜居、绿色低碳的高标准建筑形式。二是积极打造绿色建筑高质量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培育与高星级绿色建筑、节能低碳类高标准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等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建材和部品部件制造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建筑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建立绿色建筑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模式。支持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加速绿色建筑科技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加强以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为重点的岗位技能培训,强化人才培育,实施人才储备。

苏婷: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