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深度解读环保技术创新未来发展趋势(5)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16 11:00:14

环保技术创新的途径

在详细剖析了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后,我国环保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升级呢?

1) 自主创新:从0到1的内功修炼

环保行业内一直不缺乏勇于自主创新的先驱者。一方面这些企业本身具备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他们更是看到了自主创新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因为新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并获得用户广泛认可,产品的技术壁垒将会为企业带来宝贵的市场推广时间以及市场聚焦,最终转化为可观的企业知名度与实际利润,完成自主创新内部投资的高效退出并实现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碧水源、三聚环保、启迪桑德等一批国内环保巨头都在自主技术研发上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并将其作为掌握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规模较大的企业因为资金相对雄厚、人才储备充足、市场理解程度高,因此具备从核心元件、设备到集成工艺流程和解决方案上的系统性创新能力。

然而,中小企业尽管存在当下的资金与科技人才等资源限制,仍然可以通过整合需求与自身优势,在技术上开展局部性创新,针对技术的某一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实现技术产品的局部性优势,并借助精准的市场投放与应用验证逐步提升技术创新的系统化程度,同时在市场验证过程中不断从客户反馈获得灵感,完成交互式创新。比如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新材料对传感器灵敏度进行提升,在数据收集与传输方法上实现云共享,在监测系统分析预警智能化等方面对技术方案实现多维度的创新和升级。

2) 引进集成性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

引进创新是通过有偿方式,将技术以商品的形式在技术市场中进行交易,比如技术买断与授权等,将国内外市场上具备市场技术领先优势的产品、技术,在已有先进性的基础上,与企业已有技术完成集成性创新,一次性解决原有产品的技术瓶颈硬伤或者提高产品性价比,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通常来讲,被引进的技术尤其是海外技术,往往不能够完全或直接满足引进方的技术需求和中国的行业标准,有针对性的二次研发是一个必选动作。此类“画龙点睛”式的创新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基础研究投入,能够使中小企业以更短的周期,更好地融合目标市场痛点,通过局部技术升级来高效抢占市场份额。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专业机构对目标技术进行系统的技术评估以及市场适配性尽调,帮助企业降低技术引进风险和后续研发难度,同时制定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帮助双方高效的进行后续合作规划。固废污染控制和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的领先者江苏维尔利环保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公司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技术之路,引入多项欧洲环保技术,并通过系统的项目验证与成熟的商业模式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中国国情的渗滤液处理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并凭借自身的硬实力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3) 产学研联合创新: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多赢局面

产学研合作本应是技术转移中效果较好且最具前景的途径之一,通常包括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合资生产以及非职务发明人技术入股等模式与企业进行合作。这种模式能够扬长避短,实现企业与合作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一种更低成本及风险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

然而企业在与科研院校的合作过程中,常常低估了产学研的长周期性以及商业化难度。在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考虑全方位主导研发,让高校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真正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由市场需求引导研发方案和资源配置。同时,各级政府利用资源整合平台化优势,以创新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依托,引导环保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切实解决成果信息不对称、供需脱节、转化过程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完整健全、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打造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良性生态。

更具实力的企业还可以通过配置资金资源、派遣技术人员,依托项目引进等方式,与技术更为先进的国家地区开展技术合作,联动当地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发,最终双方共同拥有研发成果。我国环境修复行业龙头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就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以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平台,积极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开展技术产学研和引进合作,并在热脱附技术、土壤淋洗技术、原位加热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等科研与工程化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丰富了我国场地修复技术的储备,有效推动了我国环境修复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