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2019环境日特刊——长三角跑出“加速度”(2)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作者:陈媛媛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6 14:39:41

帮扶地方,精准治污。多地启动“ 一市一策”“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一企一策”,专家贴身指导,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治污少走弯路。

源头管控 结构优化

开发强度大、扬尘污染和工业排放高、工业布局不合理,是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高发的重要原因。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仅要加强末端治理,更要从源头解决问题,坚持把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去产能、优布局、调结构。

优化布局,合肥市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对已明确的退城企业,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产。

治理升级,浙江省全面完成重点行业清洁排放改造项目、VOCs治理及“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等工业废气深化治理年度任务。

淘汰落后,2018年,江苏省仅电力行业合计关停10台燃煤机组,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安徽省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建立“散乱污”相关动态管理机制。

一年多来,长三角三省一市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主动创新,狠抓落实,逐渐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多方认可的经验和方法,蓝天保卫战的方向逐渐清晰。

这场战役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在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将持续发力,完成好各项治理任务,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三省一市协同作战换来亮眼“成绩单”

郊野清新味儿  就是幸福感

初夏的午后,风和日丽,记者来到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一家农户。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这里务农,感觉这几年的空气有了郊野的清新味,原先的不畅味道一扫而光。

或许,他并不知晓长三角协同治理大气的政策措施,但他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内心的喜悦,也从侧面反映出协同作战取得的成效。

一体化发展迈入“快车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快车道”,生态环境协作也跑出“加速度”。

长三角环保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之时,环保就是主题之一,三省一市达成共识要共同推进大气联防联控。2013年底,按照中央决策部署,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上海主动对接其他3省,谋划出台了协作重点,同时在联合科研、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开创了区域污染联防共治的新局面。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介绍说,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又进入了新阶段。

首先是协作机制更完善。修订了大气等协作小组工作章程,发挥上海带动作用,完善了会议协商、联合执法和协调督促等工作机制。

其次是协作谋划更有力。根据污染防治攻坚战新要求,出台了到2020年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方案等阶段性重点工作清单,三省一市分别牵头落实、滚动实施。

再次是协作行动更有效。2018年,长三角区域分阶段提前实施了船舶排放控制区措施,提前落实国Ⅵ 油品升级,联合制定实施了首个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此外,三省一市的协作基础也更加坚实。首创了跨省大气执法互督互学的联合执法新模式,建成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等。从强化环境执法、联合监测预测、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标准统一等方面,为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统筹谋划,深化做好“联”字文章

理想的落地实践也带来了现实的收获满满。

记者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为做好协同治理污染这篇大文章,三省一市着手在五方面发力。

在机动车联动治理方面,三省一市环保、交通、公安三部门联动,推进长三角区域高污染机动车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内信息已涵盖区域内的车辆约535万辆,对其中330余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辆予以强制淘汰。

针对区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自2018年10月1日起,进入长三角4个核心港口区域的船舶使用低硫含量的燃油,进一步减少核心港口船舶大气污染排放。

建设了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实现了在线源解析和重污染情景模拟,编制了120余份重大活动区域预报专报,为重点时段大气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方面,出台了《长三角区域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应急期间的监测、会商、信息共享、信息通报和发布等具体工作要求。

随着区域污染防治协作逐步深入,三省一市对加快环境标准协调统一达成了共识。目前已明确建立区域环保标准全过程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