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辽宁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千山余脉为中脊建南北生态走廊 同时构筑乔、灌、草“三合一”的复合景观森林群落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李社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02 08:43:51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大连始终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始终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近几年,是大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2018年12月28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砥砺谋发展   扬帆谱新篇”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了改革开放40年来大连在生态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市环保局   蓝天碧水成为我市环境新常态

发布会上,市环保局副局长曲晓新精要地回顾了全市四十年以来的环保历程。

曲晓新说,在城市工业化进程早期,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连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印染等行业飞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大连钢厂、大连化工厂、大连染料厂、红星化工厂等在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成为造成污染的主要企业。

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转换和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逐步加强。这中间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有两次大的战役:

第一次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0年前后,遍及全市的大规模企业搬迁改造,污染企业搬离主城区,污染治理设施同步得到升级改造;

第二次是十八大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我市实施的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等标志性环保战役,通过大规模拆炉并网、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城市的大气、水、生态等实现历史性好转,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最近几年,可以说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历史进程中,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短板逐渐补齐。

市林业局   构筑乔、灌、草“三合一”复合景观森林群落

就林业生态建设,市林业局副局长林榕给出了精彩描述。

40年来,大连市坚持造林绿化与资源管护并重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域布局,强化投入,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富有海滨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大连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生态立市战略引领。2007年,明确提出并制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任务。2008年,编制了《大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以城市中部的千山余脉为绿色中脊形成纵贯南北的天然生态走廊,以沿海防护林和滨海大道林带为主组成市域外围绿色生态环,以道路林网和生态河绿网为骨干构建城市绿色骨架,以全市各区(市)县为核心建设绿色城市组团,实现全域绿色梯级化建设布局。通过“一脊一环八纵六横十二组团”建设,构筑乔、灌、草“三合一”的复合景观森林群落,建设富有大连特色的城市森林体系,2011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国土绿化持续推进。按照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工程化标准,全面实施了大规模造林绿化和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每年实施一批城乡森林基础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城区造绿、森林公园建设、道路绿化、海防林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生态河建设、荒山造林补植、防沙治沙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矿山(坑)植被修复等十大工程建设。县级以上公路和铁路绿化基本形成绿色通道,重点河流显现林茂、花香、水清、蛙鸣的生态景观,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全市“一脊一环八纵六横十二组团”的生态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41.5%,林木绿化率达到50%。主城区绿化展现新面貌,新农村绿化正在向森林乡村迈进。全市森林在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固定土壤发挥重要作用,为改善大连环境做出了特殊的重大贡献,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首届中国绿色时报年度峰会暨2017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上,荣获“中国森林氧吧”殊荣。

资源管护全面加强。严守生态红线,全面实行规划管地,林地征占审批和林木采伐监管进一步规范,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进行林地管理。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实施生态惠民工程,将林业建设重点向民生倾斜,努力拓展林地的多种功能,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以板栗、榛子等为主的干杂果生产基地,拓宽了农民致富的新路径。完善了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森林公园等14个森林公园建设,较好地满足了人们观光、休闲、旅游、健身等生态需求。森林旅游业、林木种苗业、林产品加工业、林下经济业等产业并驾齐驱,实现了突飞猛进发展。

市水务局   40年来新增公共供水人口300多万人

发布会上,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卫国就我市水生态环境40年所取得的成就给出了答案。

改革开放40年来,大连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坚持“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库为源、以河为脉、以海为伴,围绕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的质量和高度,成效显著。

一是形成了安全联动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城市供水保证程度显著提高,城市供水用水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双水源覆盖率达到100%,供水保障系数达到1.109,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7%。40年来,大连市先后完成了引碧入连、引英入连和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工程建设,使城市日供水能力由1978年的15万立方米增长到目前的195万立方米,增长了13倍。实现了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等7座大型水库连通联调,提高了全域供水保障程度。城市输水管线由1978年的2条900毫米管线增加到13条900-2800毫米管线;送水机泵由1978年的16组增加到240组,且多为国际先进品牌,极大地保障了城市原水的供应能力。

城市用水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市净水厂由1978年7座增加到14座,彻底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城市居民的“夜来水”“锈黄水”和定时供水问题。撤并分散的各自为政的703处二次供水泵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彻底解决了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全域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向城市周边延伸,大大改善了城市周边地区以及长海县、长兴岛、花园口等地区的用水条件,40年来,新增公共供水人口300多万人。

二是建立了科学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提高了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型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的占33%,中型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的占51 %。全市水库、河道、海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是打造了文明友好的水生态环境健康体系,水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市区)达到95%,新建堤防生态护岸比例达到96.7%,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2%。我市划定了13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8个地下水保护区,明确了保护范围,关闭迁移了一批排污企业,清理了一批违法违章建筑和农业种植大棚。

四是完善了严格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达到22立方米、18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大连市开展了节水型城市创建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成为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