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地球暖化1.5°C》IPCC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4)

来源: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 作者:张杨干、高宜凡、王振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24 14:57:26

D. 加强全球对永续发展及努力消除贫穷的应对

D1. 据估计在《巴黎协定》内,近期各国所提交的减缓企图,在付诸实践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结果将在 2030 年,产生 520-58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中等信心水平)。这反映这些企图无法将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 之内,即使 2030年后,减缓的规模和目标皆具有挑战性地增加( 高信心水平)。要避免单只依赖未来大规模计划移除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和地球升温冲破 1.5°C,只有在2030 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下降,才能做到(高信心水平)。

D1.1. 将地球暖化限制在1.5°C,或有限制地冲破1.5°C,这些途径显示,到了2030年,需有明显的减量(高信心水平)。除了一个途径之外,其他所有都显示,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在2030年,要降至3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下,并且有一半的途径指出区间落在250-3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内(四分位数间距),比2010年减量40-50%水平(高信心水平)。这些途径反映目前国家提出到2030年的减缓企图,与导致到2100年时,地球暖化约3°C,且之后会继续暖化的成本效益途径基本上一致,(中等信度)。

D1.2. 相较于把升温控制在1.5°C内,或有限制地冲破1.5°C,升温突破1.5°C的轨迹会导致更高的影响和相关的挑战(高信心水平)。在本世纪超过0.2°C下的暖化逆转,会需要加速大规模的二氧化碳移除,但这方面的实践有可能因为极大的执行挑战而无法达到(中等信心水平)。

D1.3. 在 2030 年能排放越少的温室气体,于 2030 年后,限制在地球暖化上升至 1.5°C 或有限制地冲破 1.5°C,挑战会比较小(高信心水平)。
来自于延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而产生的挑战,包括风险成本上升、碳排放基础设施的封闭、资产搁浅、以及中长期未来应对方案灵活性降低(高信心水平)。这些可能会增加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于国家之间,影响不均的状况(中等信心水平)。

D2. 如果将全球暖化限制在 1.5°C,而不是 2°C 时,以及如果减缓和调适加起来的效益能最大化,同时将中间的权衡最小化( 高信心水平),那么更能够避免气候变化对永续发展、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的影响。

D2.1.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因应永续发展的行动密切相关。永续发展平衡了社会福祉、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2015年通过了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为评估全球暖化1.5°C或2°C与其他发展目标(包括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和气候行动)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既定框架(高信心水平)。

D2.2. 将道德和公平纳入考量,可以帮助解决与1.5°C和更严重暖化程度之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不均衡分配,以及减缓和调适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所有社会中的贫困和弱势群体而言(高信心水平) 。

D2.3. 符合控温1.5°C的减缓和调适行动皆需要有利条件的支持。在这1.5°C特别报告中,对地球物理、环境-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和体制方面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加强多层次治理、机构能力、政策工具、技术创新和财务移转及动员,以及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条件有助于提升与1.5°C系统转变一致的减缓和调适可行性(高信心水平)。

D3. 特定国家背景的调适方案,如果与有利条件一同细心挑选,将对永续发展和消除贫穷带来好处,虽然可能还是会有权衡的情况发生(高信心水平)。

D3.1. 降低人体和自然系统脆弱性的适应方案与永续发展有很多的协同效应,如果管理得当,就能确保粮食和水安全、减少灾害风险、改善卫生条件、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高信心水平)。增加对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提高社会的弹性和适应能力的关键有利条件。这些好处可见于因应地球暖化 1.5°C 而调适之大多数地区(高信心水平)。

D3.2. 对全球暖化 1.5°C 的调适方案也可能导致权衡取舍或调适不良,对永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如果设计或实施不当,诸多部门的适应计划可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和用水量,增加性别和社会不平等、破坏健康状况并侵害自然生态系统(高信心水平)。

D3.3. 限制全球暖化 1.5°C 的减缓和调适混合方案,若以参与式和整合式的方式实施,可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快速的系统性转变(高信心水平)。这些与经济和永续发展一致时,以及地方、区域政府和决策者获得中央政府支持时最为有效(中信心水平)。

D3.4. 在土地管理减少排放和灾害风险,或低碳建筑设计用于有效冷却等情况下时,减少排放的调适方案可以在大多数部门和系统转型中达到协同效应和成本节约效果。 在将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 时,例如当生质能源作物,重新造林或植树造林侵占农业调适所需的土地时,减缓和调适之间的折衷会破坏粮食安全、生计、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以及永续发展的其他方面(高信心水平)。

D4. 符合全球暖化1.5°C途径的减缓方案与永续发展目标中的多种协同作用和权衡相关。虽然可能的协同效应总数超过了权衡数量,但其净值效应将取决于变化的速度和幅度,减缓组合的构成以及转型的管理(高信心水平)。

D4.1 1.5°C的途径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对于永续发展目标3(健康)、7(洁净能源)、11(城市和社区)、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和14(海洋)(高信心水平)。如果不加以谨慎管理,一些1.5°C的途径对于永续发展目标 1(贫困)、2(飢饿)、6(水)和7(能源获取)减缓可能出现权衡情形,(高信心水平)。

D4.2. 包括低能源需求、低材料消耗和低温室气体密集型食品消费的1.5°C的途径,具有最明显的协同效应和最低的权衡取舍,这尊重了永续发展和永续发展目标(高信心水平),这些途径将减少对二氧化碳移除的依赖。在模拟的途径中,永续发展,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可以促进地球暖化限制在1.5°C内(高信心水平)。

D4.3. 地球暖化 1.5°C 和 2°C 的模拟途径,往往依赖于大规模土地相关措施的实施,如植树造林和生物能源供应,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与粮食生产竞争,从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高信心水平)。二氧化碳移除方案对永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取决于选项的类型和实施规模(高信心水平)。如果实施不当,诸如生质能碳捕捉和与农业、林业、土地利用相关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选项,将导致权衡。与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人们的需求、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永续发展的各方面(极高信心水平)。

D4.4. 与地球暖化途径一致的减缓措施,为高度仰赖化石燃料来创造营收和就业的区域永续发展带来风险(高信心水平),促进经济和能源部门多样化的政策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高信心水平)。

D4.5. 保护穷人和弱势群体的跨部门,和人口再分配政策,可以解决一系列永续发展目标的权衡问题,特别是飢饿、贫困和能源获取。此类补充政策的投资需求,仅占地球暖化1.5°C路径中,总体减缓投资的一小部分(高信心标准)。

D5. 于永续发展及减少贫穷的条件下,限制地球暖化 1.5°C 之风险,意谓着可以透过增加调适及减缓的投资、政策工具、加速科技创新与行为改变(高信心水平),而带动系统转型。

D5.1. 直接挹注资金在减缓及调适之基础建设,可提供更多资源。这包含机
构型投资人、资产管理人及开发或投资银行等私有资金之调动,以及公共资金之支用。降低排放风险之政府政策,与调适投资,可促进私有资金之调动,并强化其他公共政策之有效性。多项研究显示相关挑战包括取得融资及资金动用等(高信心水平)

D5.2. 符合地球暖化1.5°C之调适融资很难量化,并与2°C相比较。知识缺口包括了因当前基础建设投资不足,导致计算具体气候回复力相关投资的资料不足。预测中地球暖化1.5°C的调适成本,可能比2°C还要低廉。调适需求通常是由公部门来填补,象是由国家层级或以下层级之政府预算支应,而发展中国家则另有开发协助的支持、多方开发银行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管道支援(中信心水平)。更近期则出现大众对此理解程度的提升,以及对非营利组织与在某些区域的私有资金挹注之提升(中信心水平)。障碍则包含了调适融资幅度、调适融资能力及管道有限(中等信心水平)。

D5.3. 根据限制地球暖化在1.5°C内的全球模型途径推测,2016年至2035年间,能源系统的年平均投资需求约为2.4兆美元,占全球GDP2.5%(中等信心水平)。

D5.4. 政策工具可有助于增加资源之动用,包括透过转移全球投资与储蓄,以及透过市场或非市场之工具,还有保障转型时公平性之配套措施,亦有助于了解实施相关之挑战,例如在能源成本、资产折旧与国际竞争冲击之挑战,亦有助于活用机会,增进协同益处(高信心水平)。

D5.5. 符合调适及限制地球暖化1.5°C的系统转型,包括广泛采用新颖且可能破坏性的科技与措施,以及强化气候导向之创新。这意谓着包括在工业方面与金融方面之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化。国内创新政策及国际合作皆可对减缓与调适科技之发展、商业化及广泛采用有所助益。当创新政策与公部门支持研发的政策相结合,如针对技术扩散之奖励措施,创新政策将更有效果(高信心水平)。

D5.6. 教育、信息及社区手段,包括融入原住民知识及当地知识的相关手段,可加速符合调适及限制地球暖化1.5°C之更广泛的行为改变。当与其他政策相结合,并针对个别部门之动机、能力与资源进行客制化调整时,这些手段将有更好的效果(高信心水平)。公众接受度可带动、或抑制将地球暖化控制在1.5°C内的政策,与相关措施的实施及后果。公众接受度取决于个人对于政策后果评估的期待、其所了解到的后果分配、决策过程,这中间的公平性(高信心水平)。

D6. 永续发展支持并经常带动社会与系统的根本转型与转换过程,有助于限制地球暖化于1.5°C内。如此的改变,会促进追球气候回复力的发展途径,达到积极的减缓与调适,同时增进消除贫穷并减少不平等之努力(高信心水平)。

D6.1. 社会正义与平等是朝向限制地球暖化于1.5°C目标之下,让气候具有回复力之发展途径的核心面向,因为这两项概念解决了相关挑战,以及无可避免之折衷,同时扩大了机会,并确保各个方案、愿景与价值于各国内与各社群间能实现,让贫穷与弱势族群的处境,不再恶化下(高信心水平)。

D6.2. 由于发展背景与系统脆弱性不同,各区域及各国之间的气候回复力发展途径也各有不同(高信心水平)。于这些途径上的努力,一路至今都相当有限(中等信心水平),更进一步的努力有待所有国家及非国家成员更加投入,且更及时的行动(高信心水平)。

D6.3. 符合永续发展之途径显示所面对的减缓与调适挑战较少,也与更少的减缓成本相关。绝大多数的模型研究无法建构出缺乏国际合作、不平等且贫穷,但又能限制地球暖化于1.5°C之途径(高信心水平)。

D7. 强化国家及次国家政府机关、公民社会、私部门、原住民族及地方社群,支持限制地球暖化于1.5°C所需之积极行动实行(高信心水平)。国际在永续发展的背景下合作,创造了好的环境,得以于各个国家且为所有人民实现(高信心水平)。而国际合作对开发中国家及脆弱地区而言,是很关键的催化剂。

D7.1. 非国家之公私部门、机构投资人、银行系统、公民社会及科学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可促进符合限制地球暖化于1.5°C内的行动与反应(高信心水平)。

D7.2. 具有强化课责性的多层级治理合作,包含了非国家成员,如工业、公民社会、科学机构、不同治理层级之部门或跨部门的政策、具性别敏感度之政策与包括创新融资之金融,以及技术发展上的合作,可确保不同成员之间的参与度、透明度、能力建构与学习(高信心水平)。

D7.3. 国际合作为带动发展中国家与脆弱区域的重要因素,并能够强化他们在实施符合1.5°C之气候回应上的行动,包括透过强化取得融资与科技,以及强化国内能力、顾及国家与地方环境与需求(高信心水平)。

D7.4. 所有层级之共同努力、反映不同环境与能力之采用方式、限制地球暖化至1.5°C之追求、公平性与有效性之考量,可促进强化国际对气候变化之反应、达成永续发展并消除贫穷(高信心水平)。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