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绿色金融

旗下栏目: 循环经济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

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实践分析(3)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作者:付珩 吴雨健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4 16:51:25

表 3  2018年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第三方评估认证情况

微信图片_20190814164716.jpg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际市场以第二方评估为主,缺乏绿债发行后追踪

从执行标准来看,国际市场上绿色债券的主要认证标准为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GBP)和气候债券标准(Climate Bond Standard,CBS) 。二者都对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提出了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引。绿色债券原则推荐发行人使用外部审查以确保发行的绿债符合GBP的关键要求,并且提出了4种评估认证方式。第一,咨询评估,即向顾问机构咨询发行债券环境可持续方面的专业意见,属于第二意见咨询形式;第二,审计核查,即对绿债框架和相关资产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内部标准和主张;第三,第三方认证,即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绿债符合外部评价标准的情况进行审核认证;第四,评级,即由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评级公司对绿色债券的绿色属性进行评级,并且该评级要独立于发行人的ESG评级。与GBP原则比较宽泛,且不限定认证机构不同,CBS鼓励发行人在发行债券的前后对债券作出认证,而且规定了第三方认证的流程,并发布太阳能、风能、低碳建筑、快速公交系统、低碳运输5个行业标准,且对评估、审计和认证程序进行监督。发行人可以通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认可的核查机构对债券进行认证。据统计,2018年国际市场上有超过50%的绿色债券选择第二方评估作为外部审核形式。第二方评估是绿色债券咨询核查的常见形式,是指发行人安排的第二方机构(即具有环境方面专长的外部机构)负责核查其债券发行框架和债券绿色资质。在发行过程中,第二方机构利用自身具有的环境和气候专业知识,为发行方提供编制和修订绿色债券框架方面的咨询帮助。在审查阶段,第二方机构审查相关文件并与发行人进行对话、沟通,提供第二方意见。最终,第二方机构基于绿色债券框架以及发行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一般业务概况等,以报告形式对发行人和债券特征进行简要描述,并评估绿色债券框架中建立的程序和实践的稳健性、可信性和透明度。虽然第二方评估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主要审核方式,但是第二方评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第二方机构为发行人绿色债券框架的建立提供意见,随后也对自身建立的框架进行评估,将导致第二方意见的形成可能存在利益关联,独立性遭受质疑;其次,第二方意见只是第二方机构提供的一份描述性结果,各机构的评估方法和提供的意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限制了外部审核对项目透明度的提升;最后,在债券发行后,第二方意见提供方已经不再对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在内的问题进行审核,缺乏对项目进展的后续追踪机制,无法正确评价绿色债券真正产生的环境效益。

二、政策建议

第一,推进绿色债券标准统一,为绿债评估认证工作提供精准依据。目前我国的绿色债券标准包括绿金委发布的《绿债支持目录》和发改委2019年3月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在分类和项目的定义上存在差别,这也为绿债评估认证业务开展带来了不便。加速推进国内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工作,明确对于环保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为第三方机构提供可靠的评估认证提供依据。

第二,在顶层设计框架下,继续推进认证程序标准化工作。2016年以来,多家第三方机构先后公开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方法,探索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其中更多的还是以打分等简易方式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且易出现错误。在《绿债评估认证指引》出台后,各机构逐渐有章可循,评估认证业务得到规范。2018年随着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的成立,绿色债券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应在已有机制设计和市场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认证程序标准化,针对不同绿债品种制定专门的评估认证指引,强化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提高评估认证方法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第三,提高认证机构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认证市场。目前我国参与绿色债券的机构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公司、评估认证机构和研究机构,尚无明确的标尺性文件对认证机构的执业资格和展业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准入门槛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绿债认证评估市场参与主体多样、认证费用参差不齐、认证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在政府和绿债标准委员会的指引下,通过发放绿债认证牌照、设立绿色债券认证机构白名单或者建立认证行业自律协会等形式,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机构管理,最终提升我国绿色债券认证质量和效果。

第四,加强绿债认证机构能力建设,提高行业技术壁垒。第三方认证机构是绿色债券市场评估认证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其专业程度关系着认证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完备性。可以引入认证机构市场化评价机制,通过外部评价、打分等方式对认证机构的执业情况和认证效果进行外部考核,最终实施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筛选方式,由此反向刺激认证机构提升自身执业素养,继而提升认证行业的技术壁垒。

(编辑:小虫)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