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固废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探讨(3)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03 12:27:49

图3  宁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路径图

宁乡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次分类时充分利用了农村的“熟人社会”特征,发动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参与垃圾分类,养成了极高的分类习惯和积极性,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此外,保洁员作为二次分类的主体,在农户粗分类后承担了重要的二次分拣工作。以宁乡菁华铺乡陈家桥村为例,村垃圾分类回收中心配备专职回收员8名,负责全村8个片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垃圾清运员两名,负责外运全村的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回收员按照3天/次的上门频率进行分类垃圾回收,并由所负责片区的村干部进行监督和管理。保洁员将从每户收集的分类垃圾清运到村垃圾分类分拣资源回收中心,在各自的垃圾分类分拣房中细分各类可回收垃圾,定期由废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对于废旧织物、废锡纸、糖果纸、等化纤类不可回收利用废物由乡政府“兜底”压缩统一外运送至市垃圾填埋场。每月28日由保洁员上门对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进行收集,由保洁员送至村垃圾分类分拣资源回收中心封存处置,定期由乡环保站交送市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统一处置。

在资金配套方面,按照“市县配套、镇村投入、农户收取、乡贤资助”的资金投入原则,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建设,补助资金由村统筹安排,做到专款专用。理事会定期到村分拣中心按市场价格回收可利用的、有毒有害的垃圾,并建立台账。将垃圾分类回收金额的100%对保洁员给予补助,有效提高保洁员分类回收的积极性。


4.四川罗江模式

2015年5月,罗江正式通过住建部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该县按照“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流程,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整体来看,罗江模式与宁乡较为类似。

罗江全县建立了近800人的农村保洁清运队伍,实现了全面覆盖,并增加了近千名农村群众就近就业。目前,罗江每个镇都有1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每3-5户建一个户垃圾池,分类垃圾池覆盖到组,每组建1-2个生态处理池。全县共修建户垃圾箱1.08万个,密度达到4.9户/个,保证了每户居民都有地方投放垃圾。其中,农村垃圾中约80%的尘土灰、厨余垃圾、农作物废弃物、可降解纸张等用于堆沤农家肥;2-5%的砖块、石块等建筑渣土用于直接填埋或农村耕作道路修筑;3-5%的塑料、玻璃等物品包装废弃物作废品回收处理;10-15%的废衣物、废包装物等不可回收的垃圾送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资金筹措方面,罗江采用了“每人每月一元钱”的管理费模式,由专人实行管理,每人每月缴纳一元管理费。交了“一元钱”,村民开始主动关心起垃圾治理效果,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使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事半功倍。

对上述几种典型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金华模式”利用了农村有机垃圾含量较多的特点,从有机垃圾堆肥入手通过搭建“阳光堆肥房”的方式将大部分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助力垃圾减量化,环境效益明显;“宁乡模式”和“罗江模式”则很好的把握了“熟人社会”的特征,通过发动农村占据大多数的妇女儿童老人等力量,营造了良好的分类社会氛围,结合保洁员模式,将垃圾二次分类后集中处理,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长沙模式”则把握住了环卫市场化和垃圾分类市场化的大趋势,通过引入系统的分类体系将大多地区难以处理的有害垃圾和低值可回收垃圾加以分类收集,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农贸垃圾处理设施、危废处置中心及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等完善了末端分类处理的产业链,无害化效果显著。

同时,这几类模式也有一定的共性:在资金筹措方面,均发动了农户积极参与自筹,通过基金、卫生保洁费、垃圾处理费等形式将原先政府“大包大揽”的财政支出适当与农户分摊,使村民形成了垃圾付费、主动减量的习惯。在分类方式上,大多对农户的分类水平要求较低,且通俗易懂,标准(是否能卖或者是否会烂等)易于接受,通过借助保洁员、市场化分类服务等方式辅助进行二次分类,避免了分类效果差、影响分类积极性等常见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农村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通过奖励机制对保洁员进行奖励,将垃圾分类从“面子工程”真正落地到实处。

表 1 典型农村垃圾分类模式总结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